近日,銀川市金鳳區上海西路街道馨和苑社區“增值小鋪”開業,家紡改造、寵物托管、家電換新……只要居民有需要,小鋪都能辦到。
“我家被子蓋了好幾年,又薄又硬,如果能翻新一下就好了,也減少浪費。”馨和苑小區居民王金華在“增值小鋪”需求征集欄上寫下需求。第二天,馨和苑小區物業公司迅速響應,將棉絮加工坊引入“增值小鋪”,提供制作蠶絲被、舊被翻新等服務。
“增值小鋪”。
今年,馨和苑社區以“物業小切口、民生大文章”為理念,引導物業從傳統的“物業管理”向“社區服務”轉型,創新推出“物業+增值服務”模式。其中,以馨和苑小區為試點,將物業公司辦公用房進行空間重構,樓上打造“增值服務驛站”,增設家政服務、養老托育、教育培訓、房屋托管等服務;樓下聚焦“即時需求響應”,打造“增值小鋪”,提供共享雨傘、藥品、維修工具等,并精準對接居民需求,開展棉絮加工、便民奶站等服務。
“通過樓上樓下功能互補,提供多元化、個性化的服務,實現便民服務與品質生活的無縫銜接,提升居民生活品質。”馨和苑社區黨委書記張曉晶說。除了馨和苑小區“增值小鋪”,馨和苑社區還深化物業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“兩個延伸”,其中紫云華庭小區物業公司將政務服務搬進小區,開展社保查詢、養老認證;政興苑小區物業公司打造了老飯桌。 (寧夏日報記者 楊超 文/圖)